挖掘機履帶能夠在水里或稀泥中作業,主要得益于其獨特的結構設計、動力傳輸方式以及防護措施。
履帶式行走的基礎優勢
履帶由多個履帶板拼接而成,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遠大于輪胎,能顯著降低對地面的壓強。在稀泥或軟土地層中,這種設計可避免挖掘機陷入淤泥;在水中作業時,也能減少下沉風險,保持機身穩定。
履帶板表面通常有凸起的花紋或 “履齒”,能嵌入泥土或水底的軟質層,提供足夠的摩擦力和牽引力。即使在泥濘或水下,也能防止打滑,確保挖掘機正常移動和作業。
動力與傳動系統的防水設計
履帶的驅動輪、導向輪、支重輪等關鍵部件都配備了密封裝置(如密封圈、油封),能防止泥水滲入內部的軸承、齒輪等結構。這些密封件通常采用耐油、耐磨損的橡膠或金屬材料,在一定水深范圍內可有效阻隔液體。
挖掘機的動力通過液壓系統或機械傳動傳遞到履帶,核心傳動部件(如液壓馬達、減速器)大多位于履帶架內部,且與外部環境通過殼體隔離。即使履帶浸泡在水中,動力傳輸路徑也不易受影響。
三、結構材料的耐腐蝕性
履帶架、履帶板等通常采用高強度鋼材,并經過噴漆、鍍鋅或涂覆防銹涂層處理,能在短期水浸或泥濘環境中抵抗腐蝕。部分關鍵部件(如銷軸)還會采用耐磨合金或表面硬化處理,減少泥水沖刷造成的磨損。
履帶板若為 “橡膠履帶”(常用于輕型挖掘機),其橡膠材料會添加抗老化、抗腐蝕添加劑,可在水中或泥濘中保持彈性和強度,不易因浸泡而開裂或變形。
作業場景的針對性設計
挖掘機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水利工程、礦山開采、濕地作業等復雜環境需求,因此:
履帶的離地間隙較高,可減少機身底部與水面或淤泥的接觸面積;
關鍵電氣元件(如傳感器、接線盒)通常安裝在機身高處或經過防水封裝,避免進水短路;
液壓油箱、發動機進氣口等位置也會設計在較高位置,防止水或泥漿進入。